
纳米纺织面料工艺技术,纳米纺织面料工艺技术要求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纳米纺织面料工艺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纳米纺织面料工艺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纳米科技布是什么布料?
纳米科技布是一种***用纳米技术制造的高科技材料,它具有很多特殊功能,如抗菌、防晒、防水、防油、抗静电等。纳米科技布通常由超细纤维或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极小的颗粒尺寸和大量的表面积,能够在微观层面上发挥独特的作用。纳米科技布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医疗、建筑、环保等领域,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材料。
纳米科技布是纳米麻纱布料。
纳米麻纱布料是一种新型麻纱布料,将纳米工艺融入麻感纱面料而制成。比起常规的乱麻雪纺有更好的拉扯耐力,不容易拔丝、不易透肉,具有天然的手感和柔软性。
运用了纳米技术的布料,结构表面覆有一层化学物质,这层物质能够使布料上的水直接滑落,所以纳米麻纱具有防水作用,还有防污、防油、抗菌的作用,舒适的同时保证了卫生;且耐磨性好、弹性高、手感柔软、染色均匀,甚至具有真丝性能,凉感功效,清爽舒适。
纳米衣服的原理?
"纳米衣"是昆虫幼虫皮肤薄膜在电子轰击下,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允许幼虫在内部活动的柔性层。该柔性层能够保护生物免受极端环境影响,因此,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纳米衣”可用来制造新式宇航服。
根据这个定义,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纳米服装、服饰的三防效果都是让某种纳米级的微粒覆盖在纤维表面或镶嵌在纤维甚至分子间隙间,由于这种微粒十分微小(小于100nm)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在物质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厚度极薄的、(用肉眼观察不到、手摸感觉不到)、间隙极小(小于100nm)的‘气雾状’保护层。
正是由于这种保护层的存在,使得常温下尺寸远远大于100nm的水滴、油滴、尘埃、污渍甚至细菌都难以进入到布料内部而只能停留在布料表面,从而产生了三防等特殊效果。
同时,由于形成保护层的纳米级微粒极其微小,几乎不会改变原布料的物性,如颜色、舒适度、透气性。
水溶性纳米纺纱应用?
1、伴纺伴织
将水溶性PVA纤维作为中间纤维与其它纤维混纺,经纺织加工后溶出水溶性纤维得到高支高档纺织品。从理论上来说,水溶性PVA纤维可以应用于任何纺纱系统,其作用定义为提高纤维的可纺性和可织性更为恰当。据国际羊毛局资料介绍,平均直径小于19μm的羊毛产量仅占澳毛总产量的5.44%, 而20~30μm 的羊毛产量要占总产量的66.6%,两者价格相差50%以上。
因此,***用伴纺后可解决原料***和价格制约的双重难题。不需要很强调用毛的细度等级,用中粗羊毛就可纺制较高档的羊毛织物,且增加羊毛纤维间的空隙,使羊毛织物轻量化、柔软化,更具蓬松性和保暖性。
水溶纤维与棉、麻等天然纤维混纺可改变纱线内部结构,增大纱线内部纤维间缝隙和毛细孔隙,从而改变织物的透气性;捻度降低使纱线松软、蓬松,织物手感更柔和、悬垂性进一步提高,面料更轻薄,吸湿排汗,衣着更舒适。这种方式纺高支纱,改变了传统精梳纺纱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用一般的原料即可纺高支纱,大大节约原料成本。
纳米材料在纺织品行业的应用目的主要是,在提高或增强织物常规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功能化纳米材料来实现织物的功能化,以满足人们的对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目前,通过纳米材料的应用,可以使织物具备有益于人们健康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常温下的远红外线发射保健功能;
抗菌、除臭、防虫功能;
可产生负离子的保健功能;
屏蔽紫外线保健
由于纤维原料的来源分为天然纤维——棉、毛、麻和人造纤维——丙纶、涤纶、氨纶、芳纶等,使纳米材料在纺织品上的应用途径也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制造人造纤维的过程中将纳米材料直接添加到人造纤维中,即先制成功能性人造纤维再纺纱、织布;二是先将纳米功能材料制成功能性整理剂,再***用后整理的工艺技术整理织物,使其具有特定的纳米功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纳米纺织面料工艺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纳米纺织面料工艺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wrw.com/post/48149.html发布于 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