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流行趋势和消费趋势,当前流行趋势和消费趋势分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当前流行趋势和消费趋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当前流行趋势和消费趋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有人说现在的钱越来越难赚了,花销却越来越高,这是为什么?你怎么看?
- 我想问一下大家怎么看待目前的手机行业,以及发展趋势?
- 2020年的发展趋势最好的是什么行业,为什么?
- 2022年什么行业发展前景好?
- 货币总量M2持续增长,CPI却一直在回落,是什么原因?
有人说现在的钱越来越难赚了,花销却越来越高,这是为什么?你怎么看?
为什么说现在钱越来越难赚,消费却越来越高?宏观来讲,现在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科技技术不断更新迭代。许多高智能机器代替一些机械重复性的工作,导致大批靠体力和时间劳动获得回报的劳动者失业,这也是中国或者说世界科技进步带来的趋势。同时这个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些高端人才,企业需要的是那些拥有高端技术的人才,所以对大部分人是有门槛的,所以也导致了失业大量增加,从中国数据分析,就每年大学毕业生在800多万左右,大学生的大批涌入,也造就了就业岗位的激烈竞争,而且随着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下行,这种情况越发激烈。消费越来越高一是要从***的4万亿补贴等一系列措施,大量的金钱流入市场,通货膨胀是必须的,这样市场消费也就越来越高,而且现在是全面小康社会,人们对消费的观念也越来越高,越来越有追求,不在是以前追求裹腹的基本追求,从世界奢侈品销售数量来看,中国是世界第一奢侈品销售大国,从中也可以看出,国人的消费和总体经济的提高,导致他们有更多的追求,但是这些是中高端人数的增加,如果对于一些不识字或者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来说,这就是他们严峻挑战,他们渐渐面临的是社会工作的失业。
当今社会赚钱基本上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打工,另一个是创业。如果打工赚钱想赚高薪的话必须得打工单位效益好或者是工作在好的行政事业单位,但想进入这样的单位对打工者个人素质就有较高的要求,如高学历,丰富的工作经验与能力,良好的人脉关系等。如果是个人创业赚钱就更难了,因为现在投资成本太高,如高房租,高人工成本等,个人创业能不赔钱就好,想赚大钱太难了。而且高房价,高物价导致货币贬值快,所以手中的钱就经不住花了。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奋斗,不断学习,增长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自己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想问一下大家怎么看待目前的手机行业,以及发展趋势?
首先要纠正一下概念,手机是个中国特有的名词,是手持计算机的统称。在国际上手机是移动电话,而在iphone出现以后,传统意义的手机已经快消亡了,现在的手机更准确讲应该是移动互联网终端(附带移动电话的功能)
所以我理解你想知道的应该是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发展趋势。
现在这个领域的趋势是硬件规格上发展放缓,系统上ios、安卓、wp8为主(会偶有其他os搅局但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各厂商更注重系统优化和工业设计
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刻,我发表一下我的见解,不一定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目前手机行业可以真的说是一片火海,早些年,众多手机厂商都杀入到这个行业想分一杯羹,但事到如今,能够活下来并且活的还算比较好的,国内只有华为、小米和OV,国外也就苹果和三星了。
仅存的几家大厂竞争也空前激烈,比完屏占比比拍照,比完拍照比高刷新率屏幕,在没有大的变革和创新下,各大手机厂商只能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为了继续占有市场,国内厂商生产的手机利润普遍偏低,OV系列可能还好,但相比前几年,利润空间也大幅下滑,线下门店生存变得更加艰难。
尽管如此,各大厂商依然在不断进行产品迭代。生怕自己仅有的市场被其他厂商侵蚀,可见这个行业竞争之惨烈。
手机是一个高度集成化并且高度依赖供应链的行业,新加入的厂商很难有强大的供应链把控能力和话语权。而一旦因为供应链问题导致产品延期交货,则很有可能出现发布即落后的情况。这对一家新加入的手机厂商是致命的打击。
何况如今的手机市场份额被几家大厂看看掌控,一家全新的手机厂商得到用户的认可需要漫长的时间。手机行业又是一个十分烧钱的行业,想要站稳脚跟太艰难了。
如果说,从有线电话到无线电话是一次技术革新,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是一次技术革新,那令人十分遗憾的是,近十年来智能手机并没有再一次大的的技术革新。不管是全面屏还是高刷新率屏幕,都选谈不上技术革新,最多算是技术进步。
除非在未来几年智能手机能有巨大的技术革新,否则这个行业很有可能逐渐走向夕阳。下一代计算平台可能很快就会到来,也许是全新的人工智能产品,也许是更完善的VR产品,总之,长远来看,手机行业的前景可能并不是那么光明。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下一次通讯技术的飞跃,也许就要来了。
我是一个线下做手机的小店住,在自己家乡的小镇上,加上电信代理商。从业也有5年有余,感觉卖手机这个事儿,是越发的艰难了,越来越难卖,运营商业务也越来越难做。
手机行业已经过野蛮发展的时代!
首先,从厂商来看,目前剩下的全球性厂商就这么几家,三星、华为、苹果、荣耀、小米(包括红米)oppo(包括旗下子品牌realme,关联品牌一加)、VIVO(包括IQOO),其他的慢慢都变成others了。包括现在的这些全球品牌在未来也慢慢会有厂商退出历史舞台,就像当年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一样。新的品牌或者厂商想要崛起,只有突破性创新或者说革命性的创新,才有可能崛起,比如电池革新方面,再比如柔性屏幕的再创新,这个只是我的一个个人观点。
从销售市场来说,现在已经是一片刀山火海,线下渠道,经销商、代理商、零售商销量低迷,库存占用周转资金大,生存压力大,线上销量都被厂商的官方旗舰店和平台的自营旗舰店分去大部分销量,其他小店也是难以生存。线下转型从销售型店铺转为服务型店铺,增加体验的属性,服务做到极致,还是有市场。华为今年已经开始在乡镇发力,华为负责我们这边的业务经理,来找我把我的店变成乡镇体验店,说明渠道末端的服务需要支撑,这个机会也还不错。
手机市场从原来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价格趋于透明,信息也更对称。市场渐渐进入换机市场为主,趋向高端机,用时髦的话说就是消费升级了。如果还能抓住手机市场4G到5G换机的机会,可能还有一点儿机会,要不然真的太难了!而且越是难的[_a***_],市场越是混乱,特别是价格,虽然厂家管控严格,但是串货,少价现象更多,大家只有能赚钱,能走量就走了。所以综上所述,手机行业,正在经历洗牌的前夜,做得好的前景越来越好,最后只会留下头部厂商两三家。线下有实力的渠道商会继续做大做强,向服务型转型的会更多。都是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指教,多多讨论。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兴通讯(000063)、小米集团-W(01810.HK)、传音控股(688036)、富士康(2317.台湾)、闻泰科技(600745)、比亚迪电子(00285.HK)、三星电子(005930.韩国)、苹果公司(AAPL.美国)、***飞利浦(PHG.美国)。除上述上市手机行业公司外,还有华为、vivo、OPPO等著名手机行业非上市公司。
本文核心数据:出货量、销售额等
1、美国手机市场发展现状:销售额呈上升趋势,但销售量呈下降趋势
从统计数据来看,美国智能手机销售额在2005-2020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美国智能手机销售额规模达到790亿美元,同比增长1.94%。
从统计数据来看,美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7年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并连续四年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美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6亿部,同比下降16.79%。
2、欧洲手机市场发展现状:中东欧智能手机出货量上升较快
从统计数据来看,欧洲地区智能手机出货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其中中东欧智能手机出货量上升速度较快,统计期间内中东欧平均增速达到24.12%,超过欧洲平均增速16.77%,西欧地区平均增速为12.64%。2020年欧洲智能手机出货量合计8.11亿部,其中中东欧出货量为3.89亿部,西欧出货量为4.22亿部.
3、日本手机市场发展现状:2020年智能手机用户近1亿,渗透率近80%
根据统计数据来看,2017-2020年日本智能手机用户规模和智能手机渗透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其规模接近1亿人,渗透率为78.54%。根据Statista预测数据来看,2026年日本智能手机用户规模或会达到1.15亿人,渗透率达到92.94%。
4、韩国手机市场发展现状:2020年智能手机持有率突破90%
感谢您的阅读!
【我想询问一下大家目前如何看待手机行业,以及它的发展趋势?】
现在的手机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国产手机的发展也越来越能够满足我们对于手机的需求。可以说,国产手机确实越来越重要,也让我们看到国产手机的发展,在相比国际手机品牌来说,国产手机,已经在不断的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国内手机市场,2021年,第2季度和第3季度的情况。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我们可以看到在第2季度和第3季度,vivo手机这个品牌的表现都相对比较突出,排名第一。同样在这里可以看到OPPO手机,小米手机以及荣耀手机都表现的比较突出。而国际品牌苹果手机虽然有一定的市场占比,但是它们还是处在后几名。
我们从这个市场份额中可以看到,目前国产手机在国内手机市场中表现非常的突出。国产手机为什么能够拥有这样的优势,在我看来主要是它能够考虑到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分享一下目前国产手机发展突出的地方。
2020年的发展趋势最好的是什么行业,为什么?
第一***,经济环境越差,***约好做,第二,减肥,每逢佳节胖三斤,最近疫情关了几个月,现在不少人胖了不止3斤,第三母婴,还是疫情,关在家里造人的不少,下半年母婴市场会火爆
医疗、生物行业今年最好,全球疫情大爆发对医疗物资需求极大,今年医疗和生物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展,餐饮、***、旅游、航空产业都将遭到重创。直播电商产业今年也会得到很***展
2020跨境电商是发展趋势最好的行业
跨境电商亚马逊,全球最大的购物平台,未来五年到十年都必是一个创业风口,大趋势。大家都知道,疫情的原因很多人不得已都居家不出门,所以购物这方面只能选择网上购物,网上消费。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购物平台,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跨境电商简单来说就是把国内低成本产品,***集上传到亚马逊店铺,以高价卖给外国人,像国内一个十几块钱的产品以五倍到十倍的价格卖出去,除去成本和物流费用,利润在50%以上。
我自己也在做,做的几个店铺平均下来销量和利润都差不多,每个月收益每个店铺在7000-10000元之间,收益还是挺可观的。
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只要你有一定的电脑基础都可以做,而且无货源的模式不单单为自己省下了不少时间,也省下不少的资金压力。机会还是有的,这是一个适合普通人创业的平台,可以考虑一下!
2020年是一个灾难之年,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之年。去年末的一场瘟疫,全球性的大流行!必将会改变世界上的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而中国由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连续性,和***的强有力领导,必将能在这次疫情当中化危机为机遇!
一场危机让全球人都看到了,互联网,我们发展的太慢了!但是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和接下来的规划,早就把中国的5g建设和相关的新基建的基础打好了!只要是和这些新基建相关的行业,为了来的几年,肯定会快速的发展!
2020年经过疫情洗礼之后,大家都更注意到了线上业务的发展了,随着5g风口的到来,我认为以下几个行业发展会比较迅速。
1、线上教育,会快速发展,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同学和老师及家长逐步都接受和习惯了;
2、直播卖货,网红当家,这是不争的事实,会继续强大下去;
3、游戏行业,5g的逐步推广和普及,游戏画面和内容会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手机在收就行;
4、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抓住了风口,就有资金和沉淀;
5、新5***业方面。
2022年什么行业发展前景好?
互联网服务行业
这两年,互联网行业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而它们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这两年互联网企业的涨薪速度曲线几近陡直向上。
一般来说,在一线城市,以BAT为代表的一线互联网企业给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并不高,但只要工作拼命,能力出众,实际上入职后的2、3年里就很容易拿到10万元以上的年薪。
而在三线互联网公司,同等条件下,普通技术员工的年薪一般能达到15万元左右。
而准二线的互联网公司的普通员工薪水基本也能达到或超过20万元,与许多传统行业相比,这样的收入水平绝对令人艳羡。工作经验超过5年后,互联网企业中的收入差距就会拉大。
智能家居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智能家居行业年产值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随着人们对于智能家居的需求不断加大,未来几年,其年产值有望突破1万亿元。由此可见,我国的智能家居行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比如:香江智能家居、尼特智能家居等品牌,都是一些非常不错的创业选择。
养老
不管是谁,不管在哪个国家,养老对于国家、对于个人都是一个很有压力的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大家肯定都想着有项服务或者是产品帮助解决,所以说养老行业可以说是一个创业蓝海行业。
新能源汽车发展有以下三个主要理由:石油作为不可再生***,一直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且中国对石油的对外依赖度较高,新能源汽车的兴起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对石油的大量需求;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大量的汽车尾气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节能减排也是对环境的一个保护;汽车发达国家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国不能落后,要借新能源这一波发展趋势实现弯道超车,以实现汽车强国。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依靠政策驱动,一直以来国家都是为主动、更积极、更为系统地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中国建立了完善的推进政策体系。但从总体来看,财政补贴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长久之计,为避免避免新能源汽车出现断层,2017年9月份开始实行双积分政策,对于车企油耗水平和新能源汽车产量进行严格要求。
美容业最赚钱最有前景。
目前我国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行业是服务业,而且服务业也是未来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现状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所以学习美容专业,从事相关工作,将来就业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虽然现在我国的美容业也是繁荣发展,但与其他欧美日等国相比,差距甚远,可以说还是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所以在我国,美容行业算是朝阳产业。我国目前的行业准入制度还不完善,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个行业将来也一定会像会计、律师等一样需要持证上岗。一名优秀的美容师,在日本在韩国都是很有前景!美容业成本低,利润高。只要有办法(比如:办会员,这属于捆绑式消费。)留住客源,把口碑做出来就好。
货币总量M2持续增长,CPI却一直在回落,是什么原因?
朋友们好,今天就和朋友们来分析,货币投放增加,cpI却一直回落的主要因素。
第1个重要因素,居民收入有限,开支较大,消费能力不足。
目前居民收入中,很大一部分用于还房贷。挣的钱是固定的,这里花的多了那边花的就少。个人家庭消费自然减少,Cpi难以增长。
如上图,这是统计的居民消费支出比例。明显看出,居住,食品烟酒消费,交通等,刚性开支,占了绝大部分,其他消费自然受影响。
第2个主要因素,对未来的预期变得谨慎。
不仅居民,而且包括工商企业,在投资和消费上,心理更谨慎,这种情况下会将投资,消费,逐渐向银行存款避险产品转移。购买力不足,Cpl自然难长。
第3个重要因素,进出口贸易受阻。
受疫情等,特定因素影响,进出口,受到了影响,而内需饱和。这种情况下,CpI欲涨乏力。
第4个重要因素,缺乏创新,没有新的消费热点,网络销售拉低了商品价格。
纵观近些年的经济发展,都有一个生产消费主题,例如,电脑网络,汽车,手机电子产品等等。近些年,没有形成新的热点,创新不足,仅仅是一个房地产,
首先,M2和CPI是有关系,但并不是线性相关。也就是说,M2的增长,不会直接导致CPI的上升。M2是指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总量,包括流通中的货币、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如果说相关性更大,可能M0作为流通中的现金关系更紧密一些。
第二,CPI,是衡量消费品价格指数的,除了CPI,还有另一个重要指数,PPI,这个是衡量生产品价格的指数。社会物价水平,CPI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二者不一定同方向变动。比如,前一阵,CPI上市,PPI则处于下降状态。
第三,市场上的货币增加,不一定是用来购买商品了。除了消费之外,还有投资,比如盖房子、搞基建,或者投资股市,这不,最近半个月股市很是火爆,也吸引了不少资金。
第四,在CPI的计算上,也是分了很多大类的,每一类的权重不一样,其中食品和交通的比重比较大,六月份的油价比较低,食品价格相对也不高。
上半年以来,市场货币总量M2由年初的198万亿,变为6月末的213万亿,期间增长约15万亿,而CPI物价指数却由年初的5.4%,回落到6月末的2.5%,个人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经济活力不足,导致货币在市场中流通速度受阻
上半年以来,***环境是相当宽松的,***门槛低,利息低,企业和个人通过银行渠道获取***资金很容易,也很活跃;但是由于经济活力不足,资金投资实体经济后,并不能快速取得回报,也就是存在销售不畅的问题,生产力不能完全释放,就会导致闲置资金继续投资进行扩大再生产的意愿不足,取而代之的是更倾向于将闲置资金回存至银行,形成新的M2,这就导致货币供应总量M2的持续高速增长;
从银行流出的***资金,虽然帮助企业或者个人解决了***问题,恢复了正常经营,但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由于市场需求不足,无法快速消化,导致回款速率下降,货币在整个市场经济中的流通速度受阻;
小结:虽然市场货币总量增大,但是经济活力不足,导致社会生产大于消费,使得货币的流通速度受阻,为了***消费,消化掉过剩的生产力,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下降在所难免,通过降价使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趋于平衡状态,也就使得CPI物价指数回落。
第二、居民收入没有明显增加,倾向于减少对于生活非必需品的消费
CPI指数指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跟收入水平是直接挂钩的;上半年经济不景气,疫情导致失业率上升,很多行业裁员减薪,这都导致居民收入水平的下降,一旦收入水平下降,可想而知,大家都会减少对于生活非必需品的消费,所以上半年商品价格方面,生活必需品价格在上涨,而非必需品都出现普遍下跌的现象;所以生活非必需品价格的下跌是导致CPI指数回落的直接原因;
小结: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对于生活非必需品的消费,进而使得CPI物价指数回落。
综上:上半年货币供应总量M2持续增长的同时,CPI指数却一直在回落,究其原因有两点:其一是经济活力不足导致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其二是居民收入水平影响了对于生活非必需品的消费。
回答写到这里,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M2上升并不意味着消费者的收入相应上升,也不意味着消费品的市场需求增加,故消费者价格指数也不会必然上升。这种状况是由货币政策效应的传导机制所决定的。M2余额主要是由***余额决定的,而***余额是由利率和准备金水平决定的。在利率和准备金水平下降的情况下,***余额通常会增加,由此提升了M2余额增加。但是,我们有必要切记一点,社会上凡是有借贷能力的往往是资产所有者,也就是说有抵押物的企业和个人,比如企业以资产抵押,购房的个人以房产做抵押按揭。这时,货币首先流向的是资产所有者,而不是大多数消费者,所以,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不会增加,也就不会有新的消费需求,对cpi的作用也不会像M2上升的作用那么大。既然货币首先流向的是资产所有者,那么M2的上升必然首先导致资产价格的上升,比如房产,股票等等。那么什么时候M2增长的效应会传导到消费端,并导致大多数消费者收入增加呢?这个只有等到资产需求的上升,导致资产价格的上升,使得资产或资本品的供给端提升产能,扩大就业时才会导致工薪阶层的收入增加,进而产生新的消费,并带动消费品产能的增加,消费品价格上升使得消费品供给端提升产能,增加就业,这时全社会的消费能力才会有所增加。***如此时消费品产能滞后于需求,就会产生通胀,才会有CPI水平的显著上升。通常来说,和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对CPI的影响更为直接,比如减免个税就会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增加就会直接作用于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就是CPI的上升。
理解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的不同,也就会理解了为什么M2增加不会直接导致CPI上升的逻辑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当前流行趋势和消费趋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当前流行趋势和消费趋势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wrw.com/post/33913.html发布于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