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技术带来的贡献,纺织技术带来的贡献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纺织技术带来的贡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纺织技术带来的贡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世界纺织生产经过哪几次大飞跃?
二次大的飞跃。
纺织生产技术是世界各族人们长期创造性劳动积累的产物。世界三大文明发祥地对于发展纺织技术都有突出的贡献。纺织技术在历史上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突破或飞跃:①手工机械化,即手工纺织机器的全部形成;②大工业化,即在完善的工作机构发明后开始的近代工厂体系的形成。第一次飞跃约在公元前500年开始于中国,经历10来个世纪逐渐普及到世界各地;第二次飞跃在18世纪下半叶发生于西欧,推广的速度比第一次快,但也经历了一个世纪。20世纪下半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纺织业开始衰退,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业则逐渐兴起,全球范围内纺织生产力布局趋向平衡。
为什么古代海南的棉纺织技术那么先进、发达?
这个真的要感谢一个人,黄道婆。此人当时在松江府乌泥泾(也就是现在上海龙华镇),早年流落崖州(今天的海南岛崖县),从当地黎族人那里学到了一整套棉纺织加工技术。最后把内地和海南的棉纺织技术融会贯通。
“擀”是指轧棉去籽。黄道婆一海南黎族的踏车为基础,创造了一种搅车,效率大大的提高。每天可轧带籽棉花10斤,出净棉三、四斤。
“弹”是指由开松除杂之效的弹棉。把原来一尺五寸长的线弦竹弓,改为四尺多长的绳弦大弓,把用手拨弦改为以弹椎敲击绳弦。
“纺”指纺纱、以前松江地区用于纺棉的纺车都是单锭手摇,一台织布机要三四个人一起操作,10小时才得棉四两,可以说是费时费力。黄道婆做出了改进,从而使得纺车的性能更好,很快就在松江一带的得到推广和使用。
“织”是指织布。江南原有的丝麻织作技术和黎族棉织术融会贯通,也因此赢得了。
松郡棉布,衣被天下 的美称。
有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 地理上海南地处赤道热带地区木棉树众多但却不适合养蚕种桑树 人文上海南自古以来为黎族民众的生活地方出了纺织始祖黄道婆所以纺织技术发展有很好的土壤
古代近代现代的纺织工具?
古代:
1. 手纺车:手动扭动纱线,可以拉出均匀的纺线。
2. 织布机: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开始使用手工织布机,这种织机通常由两根平行放置的柱子组成,柱子间就是织布的区域,用细线沿着纵向穿过,再用粗线沿横向编织。
3. 整经机:整经机是一种古代织布机的改良版,能够将经线生成固定的宽度,方便进行织布。
近代:
1. 电动织布机:以往织布机需要手工操作,但现代织布机已经电动化,甚至自动化,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2. 缝纫机:缝纫机代替了手工缝纫,可以更加快速和高效地缝纫布料,缝合更加牢固。
3. 烫斗:现代烫斗以电为动力,可调温度,使烫衣服变得更加方便。
现代:
1. 3D打印机:纺织品也可以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来,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生产。
2. 激光剪裁机:传统的剪裁仍然需要手工操作,但现代激光剪裁机可以通过电脑控制精确地剪裁出所需的形状。
3. 智能熨烫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已经可以熨烫衣服,更加方便和高效。
一:古代的四大纺织工具

1、纺轮: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材料是铜、陶、石头,呈圆饼状,由塼盘、塼杆组成,是早期的纺织工具。

2、原始腰机:于新石器时期出现,是人类最古老、结构最简单的织机之一,在西安半坡遗址、良渚文化遗址等中已有发现。

3、纺车:起源于中国,发明于汉代之前,具体时间尚未确定,其分为手摇纺车、脚踏纺车、大纺车等,是一种需要人工转动,再利用旋转抽丝延长生产线或纱的设备。

4、织机:主要有打纬、卷取、开口、引纬、送经机构5种。在分类上,织机有织布机和织锦机,其中织锦机有瑶族织锦机、毛南族竹笼机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纺织技术带来的贡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纺织技术带来的贡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wrw.com/post/29025.html发布于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