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校服装设计,军校服装设计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军校服装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军校服装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军校可以穿裙子和短裤之类的衣服吗?
一般来说,军校对于学生的着装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要求穿着整洁、得体、符合身份。具体的规定会因军校、年级、季节、场合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大部分情况下,军校会要求学生穿着制服或者便装,并且会规定具体的样式和穿着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裙子和短裤通常是不被允许穿着的,因为它们被认为是不符合军校形象或者不符合特定场合的要求。
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比如参加文艺比赛、运动会开幕式等场合,军校可能会允许学生穿着特定的服装,比如运动短裤、运动裙等。此外,在某些军校中,也会有一些特定的场合或者活动,比如校内舞会、毕业典礼等,会允许学生穿着一些比较正式的服装,比如礼服、长裙等。
总的来说,军校对于学生的着装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具体的规定需要参考学校的相关规定和场合的要求。如果你有疑问或者不确定的情况,建议先向教官或者指导员咨询。
不可以,军校学员平时着军装一般穿常服,训练时穿作训服。夏季的“短裤”实用又百搭,偏短的设计留足了清爽感,在穿搭时能够赋予形象更多的舒适效果,选择它的人不算少,因为它的款式特别显腿长。
军校的服装规定通常比较严格,以符合军事训练和纪律要求。因此,在军校穿着裙子和短裤等休闲服装的机会可能比较少。学生一般会被要求穿着指定的制服,例如军装、制服或者便装。军校通常会有相关的着装规定和制度,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以保持整齐、统一的形象。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军校可能对着装规定有所不同。所以在入学前,建议仔细阅读军校的规章制度或向相关学校部门咨询,以确保你明确了解和准备好符合军校的着装要求。
军校学员平时着军装一般穿常服,训练时穿作训服。其中作训服、冬常服、春秋常服下身为裤子,而女式夏常服有裤子的也有裙子的。就我观察,穿裤子的时候比较多。所以这个不需要很担心的。
八路军的服装是谁设计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领导的在陕北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同年9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隶属于第二战区的战斗序列。八路军属于国民革命军,其军装样式和***军军装的样式一样。
陕北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军装也换上了国民革命军的样式。军装样式为中山装样式,颜色多为土黄色,并佩戴有“八路”二字的长方形臂章。军帽分为夏装和秋装两种,样式为直筒圆顶式。帽檐和帽围皆为弧形,其中帽围两端有两颗小纽扣(***军的为小铜扣),冬天的时候可以将扣子解开,从而达到保护脖子和耳朵的作用。纽扣上面是***的***帽徽。军上衣为立翻领,中间5颗扣子,另外还有四个兜,上下各两个。
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的军饷和制式军装全部由国民***供给。皖南事变之后,***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并断绝了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一切供给。面对***的封锁,中国***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由于八路军没有统一的被服厂,导致军装的颜色、用料等不统一。各个根据地只能自己生产军装,这时的八路军取消了帽徽上的“***”,颜色变成了清灰色和草***,在现在的***剧中八路军的军装基本上是清灰色。如晋冀鲁豫根据地八路军的军装颜色为灰色;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为灰色和蓝色;晋察冀根据地为土***……所用的布料也大多为土布。
八路军基实没有独立设计什么军服,而是国军系列军服的样式和制式,是国共合作的通用样式,理念基本参照德国国防国军服样式,军帽是圆筒加带状折叠护耳,可翻下,易于剪裁加工,颜色倾向于山石地灰,基本不保证官方供应,多为自行制作所以做工不怎么样,多数军帽护耳不能展开,就是个样子。德系军装实用性强,是世界军史上最务实的军装之一,但八路条件不济,只能做到大概其。军服设计谈不上,有统一的衣服己经不错了。
正规点的,有折叠帽耳,衣服比较宽,有个绑腿,德系是原版,猎装。
德系的理念是软帽,有折叠帽耳,有备用扣子,保暖,软翻领可挡后脖风,(中山装是硬翻领,不能翻)扣子很结实,上衣有后腰横带和开口或褶子便于骑马或抬腿。口袋有中缝可扩展。德国工业比中国发达,德国咔叽布结实。
八路的军服就是瞎糊弄。
李云龙那种领一百套军服能招五百个兵,能有什么理念?加工简单呗。
贴袋和吊袋。都保证不了,中缝就更没戏了。
近期播放的抗日电视剧《铁血战团》中,关于八路军的军装是经过认真考证的,1937年底,王震率领的第359旅717团最初到达河北平山县时,身着的确实是“黄绿色”军服。
因为八路军刚刚改编时的军服并非是由自己设计的,而是需要统一着装“国民革命军”军服,根据1931年国民***颁布的军装条例,正规军的军服从颜色到样式都是有规范的。
1937年8月25日,根据国共联合抗日的谈判决定,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原来是广东地方部队的曾用***,粤系军阀“南天王”陈济棠担任过第八路军总指挥,下辖第59、第62、第63三个师的***,“两广事变”后该路军的***被蒋介石取消。红军改编后,军事委员会军政部将此***下拨使用,同时将东北军被消灭的三个师***划给第八路军,分别是第115、第120和第129师,从已有历史上看,多少有故意的成份。
八路军最初完成整编的约有45000余人,这是经过军事委员会派员“点验”的,既然是正规军序列,***方面提供了4.5万套单、棉军服,军帽、皮带、绑腿等军需品,以及珐琅制的“***”帽徽,当时曾遭到许多红军战士的抵触。国军军装的样式脱胎于黄埔军服,翻领外袋,但主颜色已经从灰蓝更改为“黄绿色”,由于八路军提倡官兵平等,所以没有军衔领章和***胸章,仅有“八路”字样的臂章。
八路军军服分夏常服和冬服两种,对襟单排五粒扣,四个明袋中,上面两个袋底为圆形、下面两个为方型;战士与干部服装的唯一区别是在上衣腰后左右衣缝各加一个布绊。1939年起国民***就减少了军需品供给,到1940年彻底停供。而随着八路军队伍的发展壮大,又不可能从******继续获得军装及珐琅制帽徽,八路军总部和各大战略区纷纷建起被服厂,自力更生解决军装问题。1939年中期,总部被服厂可以日产军服400套,《亮剑》中的李云龙免去团长职务后,就曾经在此工作过,复职后还顺走200套新军服。
但八路军没有专业的印染厂,只好土法上马,用草木灰、槐花子等染制成当年红军的“灰蓝色”军装,其实不少部队的军装颜色已经接近“灰白”,这也是后勤困难的无奈,当时有专门的称呼叫作“八爷灰”;没有帽徽,就在军帽上只缝制两粒钮扣拉倒,1941年“皖南事变”后,很多部队干脆扯下了***帽徽。
八路军最初整编的部队根据延安的指示,1938年以后大部分化整为零开辟新的根据地,成为扩军的骨干,身着“黄绿色”军装的干部战士已经被严重稀释,再加上战斗的损失,后期逐渐统一为“八爷灰”,因此到抗日战争中期,八路军的军服基本全都是灰蓝色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时,已是1937年10月,并没有得到国民***的军需补给,从一开始就是自制的灰蓝色军装,但样式基本与八路军相同。
关于***部队从黄埔建校到建军的服装演变,可以关注笔者的相关解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军校服装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军校服装设计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wrw.com/post/18268.html发布于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