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ysgjj

明朝的纺织技术,明朝的纺织技术有哪些

cysgjj 2024-04-24 32
明朝的纺织技术,明朝的纺织技术有哪些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的纺织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的纺织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中国明末科技四大名著?明代著名纺织人物...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纺织技术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的纺织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明末科技四大名著?
  2. 明代著名纺织人物?
  3. 明清时期,取代铁甲的棉甲,其防护力究竟如何?

中国明末科技四大名著?

明代中国科学技术在固有的模式下继续全面发展,并在末期诞生了四大科技名著。它们是李时珍(1518-1593)的《本草纲目》、徐光启(1562-1633)的《农政全书》、徐霞客(1586-1641)的《徐霞客游记》以及宋应星(1587-?)的《天工开物》。第九章已经介绍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及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在科技上还有四大名著,医学上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农学上有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地理学上有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科技上有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明朝的纺织技术,明朝的纺织技术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我们初中数学课本里用到的点、线、面、角、圆、平行、对角、三角形、四边形等等名词都是徐光启反复研究后敲定的。徐光启在序言中说,“举世无一人不当学”,“窃意百年之后必***习之,即又以为习之晚矣”。

徐光启以为一百年后***都要学几何,却又觉得到那时为之晚矣。徐光启没有想到,他那“必***习之”的梦想直到三百多年后才实现,实在是晚之又晚矣。徐光启是中国古代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则是近代中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明朝的纺织技术,明朝的纺织技术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

2、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明朝的纺织技术,明朝的纺织技术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明代著名纺织人物

中国明代顾名世家刺绣。明嘉靖年间(1552~1565)进士顾名世在上海城西北隅筑露香园,其子顾汇海的内眷缪氏善绣,故称他家的刺绣为“露香园顾绣”,简称“顾绣”。顾名世的次孙顾寿潜从董其昌学画,其妻韩希孟亦工绘事,并精于刺绣。她的绣品超出于一般女红,花卉翎毛,山水人物,无不精妙,世称“画绣”,使刺绣进入了纯艺术领域

明清时期,取代铁甲的棉甲,其防护力究竟如何?

听说过纸甲吗?纸做的盔甲。觉得搞笑吗?那拿你家菜刀往你的新华字典砍一刀看看结果。

绵甲就是把一层层棉花压实、缝合成的。制作思路和今天的凯夫拉异曲同工。当然,因为工艺技术,它不可能有凯夫拉的防护等级。

在华夏文明的进步史上,也是一部战争史。

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两军交战,决定战争胜负的除了谋略、士气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武器装备,历代王朝都把铠甲视为与武器同等重要的战争物资。 老宣谈谈古代战甲的重要性。

早在商超,军队中就已经有了比较优良的甲胄,当时的铠甲大多是皮甲,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金属盔甲大行其道,魏国由于国力强大,率先组建了一支重装步兵部队——魏武卆。魏武卆全部装备了厚重结实的青铜盔甲和头盔,在与其他诸侯国军队的战争中占尽优势。汉代时候,军队的甲胄的材质主要是性能更加优良的钢铁,身穿铁甲的大汉军队,屡屡击败草原霸主匈奴人,一名身穿铁甲的汉军士兵可以对付五名身穿皮甲的匈奴骑兵,可见盔甲对于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性。

从汉代开始,钢铁盔甲一直是精锐军队的标配,隋唐时代的明光铠就是铁甲的巅峰,宋代的步人甲重达三十公斤左右,由一千多枚甲片组成,防御性能非常优良。但是从明朝开始,军队中流行一种棉甲,这种甲胄远不如铁甲看上去威武霸气,但是却在之后的三四百年间成为军队的标配。


明朝灭亡后,清军依然对于棉甲情有独钟,棉甲究竟有什么好处,竟然让两代王朝都将它作为军队的主要防御装备? 一些明清时代的画作中,经常可以看到军队中装备的这种棉甲,看上去非常的单薄,表面还有密密麻麻的金属泡钉,难道就是靠着这些金属泡钉进行防御的吗?答案显然不是如此,通过当时人的记载,可以发现棉甲居然内藏***。

棉甲看上去非常单薄,但是其实却非常的厚实,明朝朱国桢在他的书中记载,制作一套棉甲光是棉花就需要七八斤,还需要若干棉布和铁片,做法是先将棉花浸水,之后使用重物反复捶打,将棉花压制成薄片,两侧各贴上棉布作为一层,若干层这样的棉花中间填充进铁片,再用铆钉固定住就做成了棉甲。 这种棉甲由于内部非常的厚实,使得防护性能比较优良,特别是对于弓箭的防护比较好。一般的弓箭根本无法穿过若干层棉布和其中的铁片,即使是距离非常近的时候,箭头穿透了盔甲,也不会对要害部位造成致命的伤害。

但是棉甲也有劣势那就是不能抗击钝兵器的打击,它的材质比较软,不像铁甲那样可以对抗外力。此外棉甲具有一个相对于铁甲的优势,那就是造价低廉,可以大规模装备军队。明朝中后期的财政状况极为拮据,根本拿不出大量的金钱给军队配发类似于明光铠的铁甲,这时棉甲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防御性能基本说的过去,价格还不贵,所以最终成为了明军的制式装备。 在当时,明军也装备了一些火枪,那么棉甲对于火枪的防御能力如何呢?受明军影响很深的八旗军很有发言权。


八旗军队也大量使用简单轻便的棉甲,在面对明军的火枪齐射时,只要距离不是太近,基本上不会造成大规模的伤亡。战场上的情况往往是明军这边枪炮声震天,但是八旗军却是死伤寥寥。 这并不是因为棉甲是火枪的克星,而是因为明***枪的威力实在不敢恭维,在欧洲以及日本军队都已经大量列装火绳枪的时候,明朝军队却还在用老式的火门枪作为主力武器。

火门枪是最原始的火枪,不仅精度不能保证,而且装药量与射程都很有限,一旦距离稍微远一点,基本对穿了盔甲的敌人伤害有限。 八旗军就是占了明***器落后的便宜,才能屡屡凭借棉甲挡住明军的火器攻击。在清军入关以后,再也没有遇到像样的战斗,所遇到的抵抗都十分微弱,渐渐地他们就真的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了。

在之后的上百年间,国外的武器装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火药枪已经被西方国家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威力更大更精良的枪炮,而清军依然使用着三百年前,与明军作战时创造过无数辉煌的棉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的纺织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的纺织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wrw.com/post/17972.html发布于 2024-04-24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