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蚕丝纺织技术,古代蚕丝纺织技术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蚕丝纺织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蚕丝纺织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的资料?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古代希腊人、罗马人就称我国为“塞里斯”,意即“丝国”。罗马的大奴隶主们把我国运去的丝绸视为无上珍品,可是直到五世纪,他们还不s知道丝是从蚕儿嘴里吐出来的呢。
公元前3000年 - 传说公元前三千年,黄帝的妃子-嫘祖,发明了“育蚕治丝”的方法,把蚕丝作为纺织的原料。 这说明蚕丝的应用在我国已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了。 全世界公认我国最早发明养蚕治丝, 欧洲称我国为“丝国”。
我国古代天然纺织发展顺序?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麻丝棉,麻和棉是植物性的纤维,而丝是动物性的纤维麻。麻是第一种出现的人们用来纺织的材料,这种原材料在咱们中国五六千年就已经开始使用了,据说这是黄帝的妻子发明的。人类的历史相当得漫长,但是衣服出现的历史却比较短。原始人类可能拿动物的毛皮或者是树木的枝叶掩盖身体。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的演进,人们开始有了羞耻之心,于是逐渐发展出了服装。首先用来制作服装的就是麻,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有了农业跟畜牧业,这是我们华夏历史的一大飞跃。麻是植物的纤维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的,可以用来编渔网或者是做衣服。
后来出现了丝,因为当时人们的饮食非常的复杂,看到什么就吃什么,当他们吃到蚕茧的时候发现蚕茧的外壳无法吞食,而且柔韧性比较好,于是他们就开始利用这种材料制作一些东西。蚕丝制作的衣服特别的柔软,于是养蚕缫丝就开始被推广。
后来中国人发明了丝绸,根据考古研究,中国最早的丝织品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棉这种材料虽然现在非常得常见,可是它是从外国传入我们国家的,不过它比前两种材料产量高,而且加工起来十分得方便,做成的衣服穿起来也很舒服,这三种纺织的原材料在中国的纺织业中拥有无法动摇的地位。
蚕丝的制作过程?
将已结成茧的丝变成能织布的丝,还要经过4个步骤:混茧、剥茧、选茧、煮茧和缫丝。
混茧:根据工艺设计的要求,人们需要对不同地区生产的蚕茧按比例进行混合。这样可以扩大批量,均衡茧质,统一丝色。混茧时要求茧色、茧形基本接近,茧丝纤度不匀较小,茧丝长一般相差不大于200米。
剥茧:茧子外层的茧衣纤维细而脆弱,不能用于缫丝,必须先行剥去。为此,人们还设计了专门的剥茧机以剥去茧衣,以保证煮茧的数量准确和在后面的煮蚕过程中煮熟的均匀。剥除的茧衣量必须适当,因为剥除太多会影响出丝量,剥除的春茧茧衣量约占全茧量的2%,秋茧约占1.8%左右。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蚕丝是古代中国文明产物之一。
蚕丝的制作过程:
一、烘干
蚕从孵化到做茧成蛹,需要喂养30多天,蚕蛹是可以食用的。蛹在蚕茧中慢慢会蜕变成蛾会破坏掉蚕茧,这会影响蚕丝的品质和后期加工,一般***用烘干的方法防止蚕茧变蛾或变质,以确保制成最优质的蚕丝。
二、煮茧
将烘干的蚕茧放入水中煮透,一般水沸后煮15-40分钟即可。可适当放点碱,煮茧放入碱是为了使原来结构紧密的蚕茧变得疏松,便于缫丝。缫丝以后会用清水彻底洗净,这是几百年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的工艺。
三、缫丝
将煮好的蚕茧放入装满清水的大盆中,用手撕开蚕茧,取出蚕蛹,将蚕茧撕成一个小帽形状的茧帽。把茧帽套在半圆形的竹弓上撑开,将几百个茧帽套上去后,就形成一个大的丝兜,整个过程要求受力均匀。
四、晾干
做好的丝兜,甩干后,晾于阴凉通风的地方,干透后,就是桑蚕丝的原材料了。优质桑蚕丝一般要求原材料杂质少,纤维长,色泽自然白净,厚薄均匀,有天然的蚕香和盈润的光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蚕丝纺织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蚕丝纺织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wrw.com/post/14022.html发布于 2024-04-08